關於腕隧道症候群


似乎很常聽到周遭的親朋好友們提起“腕隧道症候群”這個詞,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。

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(CTS)是由於正中神經在腕隧道中發生神經的壓迫症狀(主要原因是”橫腕韌帶“增厚),於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和無名指(靠中指側)產生疼痛、麻木、針刺和灼熱感,疼痛會發生在手腕、手掌甚至可能蔓延至手臂,症狀一般出現於夜晚和清晨,抓握的力量開始減弱,手部靈活度喪失,一段時間後大拇指的肌肉開始產生萎縮(由於神經被壓迫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危險因子包含肥胖、腕部重複動作、懷孕、基因和類風濕性關節炎。有證據顯示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增加風險,糖尿病則和風險增加與否比較沒有相關。
還有一些容易產生腕隧道症候群狀況,如:遠端橈骨骨折、月狀骨(腕骨)脫臼、手腕屈曲肌肌腱鞘水腫、手腕過度伸直和屈曲也會增加腕隧道的壓力。

那有哪一些族群的人是屬於腕隧道症候群的高風險群呢?例如: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、理髮師、牙醫師和需要長時間使用雙手的人。

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評估和診斷的方式:
1.     提內耳氏徵象(Tinel sign):輕敲於正中神經通過的手腕處,如果手指產針刺或是生觸電感,就有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。


2.     婓倫式試驗法(Phalen maneuver):手腕向下彎曲,手背相互擠壓30秒到1分鐘,如果手指產生針刺或是麻木感,就有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。

3.     神經傳導速度測試(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test)神經傳導速度檢查須以電流刺激神經,然後經由貼在皮膚上的電極片記錄。這項檢查會如觸電般的疼痛感,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。
4.     肌電圖(Electromyogram)不須施以電流刺激,但其記錄電極卻得置於肌肉內,故記錄針會如同打針般的插入肉中,然後配合指示對欲檢查的肌肉持續輕度用力約數十秒。故肌電圖 檢查會較疼痛,也高度仰賴受檢者的配合。
5.     X-ray:看有無關節炎或是骨折
6.     Ultrasound:確定水腫的有無或正中神經有無被壓迫
7.     MRI:確定水腫的有無或正中神經有無被壓迫
其他還有可能造成手麻痛的原因,例如胸廓出口症候群(Thoracic outlet syndrome)和頸椎神
經根(C6 or C7)受到壓迫。
如果有手部不適的問題,還是建議先找醫師或是治療師諮詢,避免變嚴重喔!

在我們的Youtube頻道有分享腕隧道症候群的復健運動喔,快去看看吧!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關於網球肘&高爾夫球肘

關於髂脛束症候